当前位置: 首页安徽特产宣城特产泾县特产 〉宣笔

宣笔

来源:网友分享关注热度(21820)

泾县宣笔以“毛纯耐用,刚柔得中,尖圆齐健,四德俱全而著称。我国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有诗赞曰:“人人都爱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佳,秋水入池花入座,斜笺小草兴无加,新制几支初试手,尖圆齐健足堪夸,谁谓今人不如古,蒙恬自是后生家。”

泾县特产-宣笔相关图片

宣笔历史渊源(文化内涵)

据史书记载,公元前223年,秦国大将蒙恬路过中山地区(今宣城、泾县一带的山区)时,发现中山兔身肥毫长,就以竹为管,制作出了第一批改良毛笔。由于中山地区属宣州,故称“宣笔”。

到了唐代,宣笔在制作技巧、选材取料和笔杆的雕镂艺术上,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,被列为“贡品”和“御用笔”。历代的统治者和著名的书画家、文学家把它视作“掌上明珠”。

大书法家王羲之、柳公权为了取得宣笔,曾向宣州笔工陈氏和诸葛氏写过“求笔帖”,唐代诗人韩愈、白居易,宋代诗人苏轼、欧阳修等都曾写诗作赋赞美宣笔。宣笔生产技艺广为流传,以后相继在徽州、宣州、六安州以及江淮一带建立了笔庄。

清代著名的笔庄有徽州的艺林堂、詹斗山,六安州的一品斋。

宣笔地域特点(产品特色)

泾县宣笔的品种增加到二百六十多种。他们先后恢复了“古法胎毫”、“玉管宣笔”、“安吴遗训”、“黄山烟雾”、“梦笔生花”等珍贵名笔。特别是“古法胎毫”、“梦笔生花”、“莲蓬斗笔”等品种,别具风格,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。

“古法胎毫”是安徽的书画家赖少其同志根据历史资料设计的,恢复了失传已久的品种。这种笔用特细特嫩的山羊毛为柱,用婴儿胎发毛为被,偏柔略刚,运笔时只要凌空取势,正侧、顺逆、轻重、虚实结合,就可以产生能紧、能开、能擒、能纵的艺术效果。

下一个特产
宣纸

    宣纸

    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艺术创造,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,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。这是郭沫若同志生前给泾县宣纸厂的题词。 ▽ 宣纸历史渊源(文化内涵) 在宣纸之乡的泾县,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东汉末年,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去世后,他的徒弟孔丹在泾 ......更多介绍

更多泾县特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