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台湾特产台中特产 〉三义木雕

三义木雕

来源:网友分享关注热度(1483)

三义木雕,色彩光亮,古雅美观,维妙维肖,使人看了爱不释手。不仅台湾入喜欢欣赏,不少外国客人也远道前来参观和购买。

台中特产-三义木雕相关图片

三义木雕历史渊源(文化内涵)

说起三义木雕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1901年当时有个日本人名叫岗崎,在三义发现当地盛产香味奇佳的木头,经打听,得知名叫樟木,还能防虫蛀。他灵机一动,便雇人采来制作屏风、茶盘、火炉具等木雕品,生意畅旺,不久便成立了“崎商社”,进行专业生产。

日本殖民者被赶出台湾后,三义青年刘息春接过了“岗崎商社”,并改名“百吉行”。后来,从事木雕的人慢慢多了,雕刻的花色品种也日益增多。走在三义街道上可见两旁艺品馆林立,木材的芳香扑鼻而来,映入眼帘的,不是大块大块枝丫盘错尚待雕琢的木头,就是已经雕好或雕刻了一半的作品。

有庄严肃穆的关公,笑脸相迎的弥勒佛,怒目而视的雷神,和颜悦色的观音,威风凛凛的骏马,展欲飞的老鹰,状欲吃人的老虎…,令人眼花缭乱,不免大叹苍天造物之神奇。

在众多的艺品馆中,百吉行的规模最大,东兴行、明兴行次之。

三义木雕地域特点(产品特色)

三义木雕之所以闻名海内外,一是作品选料精良,二是雕琢精巧。雕刻小品时,一般用高级的桧木,或木质坚硬、纹理细腻的檀香木和九骨木,较大型的作品则采用当地的樟木。

他们所用的樟木,必须有一千年以上的树龄,这样的树才够粗,也才有盘根错节的雄姿。木材选好后,要经过严格的干燥处理。雕刻师傅们运用几十种刀,以艺术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敲敲打打,凿凿刻刻,使一块块无生命的木头,变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像,或一只只充满生气的动物。

如果是大型的作品,一件一般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。刻完后要喷上亮光漆,后用砂纸磨,磨完再喷漆,反复多次,作品才宣告诞生。三义木雕品种好几百,大概可分三大类,人物有渔翁、农夫、孔子、乾隆皇帝、寿星、美女维纳斯等等;动物有狮、豹、龙、牛、象、猴子、鱼等;静物有桌、椅、花瓶、屏风、饰物箱、刀、剑等。

作品最大的是高达三米、宽二点三米,重达五百公斤的老鹰;最小的是只有一个拇指大的小佛像。

下一个特产
幸发亭蜜豆冰

    幸发亭蜜豆冰

    三伏酷暑,炎炎长夏,刨冰被台湾顾客视为消暑圣品,而蜜豆冰更雄踞于刨冰之上,成为冷饮的圣品。蜜豆冰与一般刨冰不同,它的冰屑不是刨冰,而是挫冰,呈颗粒状,入口尚可咀嚼,不象刨冰那么容易溶化。 ▽ 幸发亭蜜豆冰历史渊源(文化内涵) 蜜豆冰以台中第 ......更多介绍

更多台中特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