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浙江特产温州特产温州市特产 〉瓯绣

瓯绣

来源:网友分享关注热度(1397)

据说,在香港举行的一次中国丝绸服装绣品展销会上,有一幅别具匠心的绣品一“红楼十二金钗图”,使观众为之倾倒,当天就有人以十五万港币定购了这幅展品。这一巨幅刺绣以春桃、夏荷、秋海棠、冬梅四季花卉同时入画的浪漫手法,引出《红楼梦》中时间跨度很大的不同故事情节,把黛玉、宝钗、凤姐、湘云等十二金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。

画面上,十二金钗加上宝玉、丫环共十六人,有下棋的、作诗的、画画的、读书的,人物栩栩如生,姿态万千,神情各异,发髻衣饰,无一雷同。

温州市特产-瓯绣相关图片

瓯绣历史渊源(文化内涵)

温州瓯绣,是手工刺绣,因产于瓯江下游的温州市而得名。早在唐代,温州民间妇女就用银针和彩线绣制荷包、枕头、锦肚和帐额等日用品。清朝道光年间,温州出现了正式绣铺,产品有神袍、戏衣、桌围、寿屏、挂屏等。

瓯绣地域特点(产品特色)

瓯绣的特色是主题突出,构图简练,色彩鲜艳,绣面光亮生动,针法匀整灵活。以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松鹰图为例:雄鹰振羽欲翔,象征着前程无量。单是这只鹰就采用了扇形针、切针、平针、接针、乱针、滚针等十多种针法,分别绣出翎、翮、羽、毛、嘴、爪、眼的不同质感。

为了表现光线的明暗,在绣羽毛时,还混合使用各种质地粗细、色泽不同的色线,这样,使形态生动逼真,在不同光线下,显现出红里透蓝,绿里透紫,五彩缤纷的艺术效果。

在瓯绣作品中,也有采用绣、画结合法的。例如,有的人物脸部,就运用了贴绸画,从而使表情真实,气韵生动。

下一个特产
没有了
更多温州市特产